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真實的農村是一片人性的荒漠

人人都說傢鄉好,其實,我一直不怎麼喜歡我的農村老傢。去年看到一則新聞,某地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傢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有死。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

人人都說傢鄉好,其實,我一直不怎麼喜歡我的農村老傢。

去年看到一則新聞,某地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傢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父親仍沒有死。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瞭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隨即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看到這樣的新聞,其實我並不感到特別震驚。在我的記憶裡,農村就是這樣的,隻是我沒有想到,過瞭這麼多年,人心還是這麼壞。

我在農村——是那種隻從事農業生產、幾乎沒有任何工業的真正農村——生活瞭21年,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才真正離開。

從過往經歷看,我隱隱覺得,謳歌農村的都是酸腐文人。真實的農村沒有田園牧歌和淳樸民風,有的是爾虞我詐、欺善怕惡、弱肉強食。

不客氣地說,在我從小見識的農民中,冷漠、小氣、因為嫉妒而心態扭曲,是其中不少人身上的標簽。至於兄弟相殘、父子反目、姐妹成仇等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貧窮的鄉村裡,什麼故事都有,繼父從小睡繼女、老公婚外情、老婆偷漢子、叔叔毒死親侄子、父親服毒兒子不施救、子女不贍養父母、將年邁父母趕到豬欄居住……都是真實故事。

某臺有個欄目叫“真實故事”,我媽最喜歡看。我有時對她說,不用看瞭,回老傢拍劇,每天一個“真實故事”,可以拍一年,每個不重復。我媽聽瞭很不高興,但真實鄉村的人生百態就是這麼荒誕而豐富。

窮人在農村體會不到尊嚴和溫暖,越窮越受欺凌。

當然,越窮越不講理、越蠻橫霸道的也有,但主角必須是那種性格強橫、身強力壯的,更多的是越窮越受欺凌。農村本就不富裕,而一些人要麼因為頭腦不靈活、要麼因為身體有缺陷、要麼因為性格不合群而比一般人更窮,窮就會自卑,就會懦弱,所以容易受欺凌。

在我記憶中的農村,無論老少,有修養、講文明的不多。單親傢庭的孩子、隨母改嫁的孩子、服刑犯的孩子、非親生被抱養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欺負被凌辱的對象。傢庭越弱勢,越是身體有缺陷,越是缺乏關愛,越是容易被奚落、取笑、欺凌。小時候,一些頑劣的小孩欺負、取笑殘疾、智障、單親的小孩,有些大人見瞭也不制止,甚至帶頭參與。

村婦在背後議論是非、傳播醜聞樂此不疲,也許是鄉村娛樂生活極其缺乏,而生活圈子又太窄,一點點是非瑣事、傢長裡短,兩三天就能傳遍整個村子——熟人社會有時非常可怕。過去是這樣,現在不知道有沒好點——畢竟我已經離開近多年——也許現在已經進化瞭吧。

所以,記憶中的溫暖和愛隻來自父母,而不是農村。

農村是熟人社會,以宗族血緣為紐帶;城市是陌生人社會,住在同一棟樓,也可能對面相逢不相識,住滿十年也可能從未踏進鄰居的門。我比較適應陌生人社會,管閑事的人少,互不幹涉,自得其樂。

農村人嫌貧愛富的不在少數,他們在權貴面前奴顏媚膝——所以權貴富豪往往覺得農村人老實——但在比自己更弱勢的人面前則趾高氣揚。

經過帝制社會幾千年的專制統治,農民怕官怕富又仇官仇富。平時害怕,但一有機會,就恨不得致所有權貴、富人於死地。農民的老實懦弱與狡猾兇狠是人性中的一體兩面,往往同時存在於同一人身上。

為什麼歷史上的造反、起義和某些群眾性運動,破壞性那麼強?就是充分調動瞭農民內心深處的暴戾之氣和人性中的惡,一旦爆發,不可抑制。

聽奶奶那一輩的老人講過,當年鬥地主,都是惡狠狠地往死裡整。

帝制社會裡的農民,平時是容易統治的順民,一被煽動,就是最可怕的暴民,無惡不作,沒有底線。

村婦的吵架,是世上最惡毒詛咒的大集合。我就是聽著村婦的吵架、看著村民們打架長大的。田間地頭,為瞭爭奪一點水源,都能破口大罵、大打出手。

打架和對罵是農村日常必備娛樂之一。為瞭一點蠅頭小利,村民們能動起刀子。在城裡老實巴交、屁也不敢放一個的農民,面對同宗同族兄弟,卻能異常兇狠。為瞭爭奪屋前屋後的一寸宅基地、相鄰放養的一隻雞鴨鵝的歸屬,他們能大打出手。兄弟之間比鄰而居,一方禁止對方房子的屋簷滴水越過排水巷的中線——這不是故事,這是真事。

每到插秧季節,因為稻田蓄水問題——就是誰的稻田水多一點,誰的稻田搶先蓄水影響瞭別人,以及田埂堆築問題——兩傢的稻田相鄰,有的人總愛把中間的田埂向己方開挖以便多占一點面積——都能引發無數場對罵和十數場打架。現在農村大多數人出去打工,耕田的人少,類似事件可能大幅減少瞭。

都說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有時說起來卻覺得並不是那麼理直氣壯。也許,愛護弱小隻不過是人類天性,在這方面,似乎中國並不比其他國傢做得更好。愛幼倒是普遍存在,但虐幼害幼也時有發生,至於各種形式的虐老害老,深究起來,那可真是觸目驚心瞭。

農村的老人,尤其是貧困傢庭的老人,活得卑賤而無尊嚴。很多人將年邁的老人視為包袱和累贅,內心希望老人早死,有的甚至宣之於口。在農村死個70歲以上的老人,就像死條狗一樣平常。前年我有個親戚病逝,前來奔喪的人中,有幾個人毫無悲戚之色,連裝也不想裝一下,居然還在喪禮上談笑風生,打撲克牌玩遊戲。

老人死在傢中,被視為一件晦氣的事,所以,年邁行動不便或患病的老人,往往被趕到老屋居住,沒有老屋,搭個茅棚暫且容身,也是常事。很多老人就在老屋或茅棚孤獨、冷清地熬日子,直到死去。

逃離令人厭惡的鄉村,是我讀書的重要動力。我至今仍然認為,農村隻適合遠觀,不適合深入;隻適宜度假,不適宜常住。

謳歌美化農村的言論很多,農村有千百面,也許我看到的隻是某些方面。但總的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方,人類的行為越文明。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誠不我欺。

本文不想單純停留於批判農村的不文明。我想,農村不文明現象比城市更多,符合人性和經濟學規律。農村的資源比城市更緊張,為瞭爭奪賴以生存的資源,農民沒有動力講文明,他們必須錙銖必較。將有限的資源用在能產出效益的人身上——通常是年輕年幼的——隻不過是理性經濟人的正常選擇。

10年前,老傢65歲以上老人,得瞭重病,極少送醫院診治;15年前,則基本沒有——為何?因為子女認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不能產出效益,也該死瞭。得重病後與其送醫院浪費錢,還不如把錢省下來改善子孫的生活。近幾年,農村合作醫療普及,費用報銷結算也更方便,老人得病後送院的,也漸漸多瞭起來。

有時候想想,對農民也不能責之太苛。道德需要物質保障,脫離現實講道德,隻不過是空談。趨利避害是人性本能,也許,所有不文明,究其根源,都是窮之過吧。

隻有這樣想,才不至於對人性太失望。

來源:民間知識庫


⬛人性(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英語:Human nature),簡稱人性,是一個概念,指的是基本的性情和特征——包括思想、感覺和能動性——人是被認為有本性地。這個術語經常被用來指人類的本質,或者它“意味著”存在人類。這種說法已被證明是存有爭議的,因為對於這種本質是否實際存在存在爭議。

有作為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比如慈愛、善良,包含所有正義性的人類價值觀。以人為本,也包括對“人”個體的尊重,無論國傢功能機器還是社會資源對於“人”的不可凌駕性,不走極端路線。通常所說的“人性”,也指同情心與同理心,是隸屬於人性這一定義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卻多被刻意忽略掉,這能看出人普遍的良好期望。

關於人性的問題,一直是學術上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目前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這是一種人類的特有標簽。區別於“人格”。

人性,作為人類特性解釋者,很有可能需要一並研究心和腦的功用,即思想和心態等范疇中的普遍存在,又歷久不衰的特質特性。

人性被定義為人的本性這一定義本身就是錯的,人的本性這個概念它應被解釋為人的共性。

即:人的本性=人的共性,而 人性=個人的或群體的思想、行為、道德倫理等等。

人的本性(共性)是生(生長的、繁衍的、向上的),與自然萬物相一致,僅僅隻是為瞭生而生,並無實際意義,最終也不會有實際意義。而人性(個人的或群體的思想、行為、道德倫理等等)會因環境的影響而變化,或變好或變壞,那也僅僅隻是處在用人來定義人的情況下才會產生人性,我認為”人之初本無性”。 認同辯證思維的人,無法用辯證法看待辯證法。認同邏輯思維的人也不能用邏輯學分析邏輯學。因此,人的思維上的局限性,是共通的。這也是人性的無奈。

現代社會學定義

現代社會學傢則認為世界上隻有一個人類,所以隻有一種人性。不論殺人魔或慈善傢,都具有相同的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但根據對嬰兒反復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與生俱來的有:由於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需要,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與自己相似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由於始前人類的習慣和同理心對還有同類幫助的沖動。從人腦的結構來看這些都直接對前額葉造成影響,但可以被出生後的記憶和周圍事物所改變。 另有說;個別受後天影響的“人性”應分開稱作“個人人性”(個性),或這人或這群、族、片土地上的等等人的人性特質,以作有別於“人類人性”(方便哲學或人類學等課題上的研究總稱人性human nature之用)的解釋。

中國文化的定義

在中國文化中,對人的本性,大致有四種觀點:

  1. 人性本善論,以儒傢孟子為代表。《三字經》開篇即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2. 人性本惡論,以儒傢荀子為代表,有“人之性惡,其善偽也”。“性者,本始材樸”。的論斷。
  3. 人性無善無惡論,代表人物為告子,他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4. 人性既善又惡,代表人物是西漢的揚雄,他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哲學定義

馬克思主義承認人性的存在,但認為人性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並會隨著社會下層經濟基礎的改變而改變,例如在金屬工具出現之前,私人勞動等於社會勞動私有財產並不存在,私有制也沒有誕生更不會產生有私有觀念。並且由於共同勞動剝削階級沒有產生,更沒有所謂權力欲。

馬克思主義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隻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所以無產階級有一個人性,資產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隻能通過鬥爭解決。

(西方諺語):正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民主是必須的;正因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人格(一個人的心理特征)

人格(英語:Personality),指人類心理特征的整合、統一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組織。並在不同時間、區域下影響著人的內隱和外顯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模式。西方語言中“人格”一詞(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源自於希臘語的Persona,原指希臘羅馬時代戲劇演員在舞臺上扮演角色所帶的假面具,它代表劇中人物的身份,表現人物的某種典型的心理,類似於中國京劇中的臉譜。所以是代表舞臺演員的面具及所扮演的角色。而persona亦是法案訴訟中的一方,所以亦有解釋作persesonare(為自己說話)。在第十一世紀,興起另一種說法認為persona就是perseuna(本質上為單一),強調個別性。衍伸為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暗示瞭“人格”的社會功能。

人格的屬性

  • 整體性:人格是一個人從行為模式中表現出心理特性的整體,構建著人的內在心理特征。它常體現在個人的某一個行為之中,這個行為便可帶出這個人整體的心理特征。
  • 穩定性:人格是由多種性格特征所組成的,其結構是相對穩定的。人格的這種穩定性是可以表現在不同的時間和地域上的。但這種穩定性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變的,如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格可反應出不同的方面。也可以暫時的受到一些事情的制約,而導致人格的這種性質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後生活壓力。
  • 個體性:人格的組合結構是多樣的,而導致瞭人與人之間在性格方面的差異性,雖然人與人之間的某些特征可以是相同的,但他們在整體人格的方面還是不同的。
  • 動機性和適應性:人格支撐著人的行為,驅動著人趨向或避開某種行為,它也是構成人的內在驅動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種驅動力與情緒無關,它可以說是一種生來具有的力量。這種驅動力對人的生活具有適應性。
  • 自然性與社會性:人格並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社會文化方面和自然方面對人格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甚至可以說他們也是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說,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文化影響的。但是,人格還是以個體的神經解剖生理特點為基礎的。

人格的延伸

氣質:氣質是由生理尤其是神經結構和機能決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屬性,以行為的能量和時間方面的特點為表現。有學者認為,氣質是人格形成的基礎,是人格發展的自然基礎和內在原因。

性格:性格,是指人的一貫的和穩定的心理特征、思維和行為方式。在心理學上,它的定義幾乎與人格是相同的,但其實他們是有區別的。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人格中涉及社會評價的那一部分,可以說,性格是人格的社會屬性的體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