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秦始皇不叫嬴政叫趙政?姓、氏、名、字有何區別?

姓、氏、名、字一些有趣的內容、故事。我們讀《史記》,會看到司馬遷一會叫秦始皇“嬴政”,一會叫“趙政”,那麼秦始皇究竟叫什麼呢?其實秦始皇姓“嬴”,名“政”,但卻是“趙氏”。

姓、氏、名、字

一些有趣的

內容、故事。

我們讀《史記》,會看到司馬遷一會叫秦始皇“嬴政”,一會叫“趙政”,那麼秦始皇究竟叫什麼呢?其實秦始皇姓“嬴”,名“政”,但卻是“趙氏”。

秦漢之後“氏”跟“姓”統一成瞭姓,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姓氏”。古代的姓、氏、名、字跟我們現在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

在之前的文章《晉國往事》中,我們詳解瞭晉國第一任封君唐叔虞的名字。

唐叔虞:姓姬,名虞,封地在唐國故地,又古人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唐叔虞完整的稱呼即是:被分封在唐國故地的周武王的三兒子、周成王的弟弟姬虞。

看起來有點復雜,是不?不急,我們從姓開始慢慢講起。

一、姓

《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

《說文解字》解釋“姓”:“姓,人所生也···從女從生···”

“姓”字型采用瞭“女”和“生”的會義,表示女性生孩子,“姓”的本意是代表一個人出生於哪個母系。

最初,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是母系氏族制社會,不是延續到現在的父系社會制,社會組織建立在同一母系的血緣關系上。“姓”代表有共同母系血緣關系的種族或者部落。有同一個曾祖母、祖母、母親的人們,都屬於同一個種族或者部落,“姓”則是該部落或者種族的代號。

由於母系氏族制社會的緣故,部落或者種族的代號裡通常帶有“女”字,比如:薑、姬、嬴 等等。這些遠古的代號形成瞭最早的“姓”,早期用“姓”來區別不同種族或者部落的人。

現在我們知道近親結婚,後代容易有遺傳病,國傢法律也規定三代以內近親不能結婚。遠古時期的中國古人們,應該也發現瞭近親繁衍的弊端。《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國語·晉語》記載:“同姓不婚,懼不殖生”。意思都是說同姓結婚,後代不會枝葉繁茂,因此有“同姓不婚”的說法,“姓”用來避免近親結婚。

同姓的人來自同一個部落,如果結婚,很可能男女雙方有同一個外祖母或者曾祖母,容易三代以內近親結婚。近親結婚生出來的後代,很大概率會有各種遺傳病。古代醫療條件低下,嬰幼兒出現遺傳病,基本等同於夭折。“同姓不婚”則能盡量保障後代新生兒的質量,減少遺傳病的出現,減少夭折。

歐洲人在這件事情上就一直都沒琢磨明白。歐洲王室之間以血統純正為榮,一直近親結婚,出現瞭各種遺傳病···其中最出名的是歐洲的祖母,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是遺傳病血友病的攜帶者。

維多利亞女王和自己的表弟阿爾伯特親王近親結婚,然後把血友病傳遍歐洲皇室,以致於當時不明事理的歐洲人們把血友病稱為“皇室病”。

喬治·馬丁在《權力的遊戲》中也暗諷過歐洲近親通婚的歷史:泰溫·蘭尼斯特和堂妹喬安娜·蘭尼斯特近親結婚生下瞭侏儒提利昂·蘭尼斯特。

二、氏

說完瞭“姓”,我們來看“氏”。

一種說法來自於北宋劉恕編撰的《資治通鑒外紀》:“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姓是用來區分祖先的,氏是用來區分後代的。即不同的“氏”是同一個“姓”裡邊的分支。簡單地說,假如你母親生瞭三胞胎,你和你大哥、三弟長得一模一樣。父母分辨你們三兄弟自然不難,可是外人就分不清楚你們三個誰是誰瞭。“氏”就是用來區分你們三兄弟的。

那麼“氏”是怎麼來的呢?

《史記·秦本紀》裡司馬遷寫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氏),有徐氏、郯(tán)氏、莒(jǔ)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白話文:秦國的祖先是嬴姓,後代子孫被分封到各地建立瞭自己的國傢,於是就以國名為“氏”。司馬遷寫“姓”是誤載,後邊會講。秦國君主因為祖先造父被分封在趙城,故秦國君主都是“趙氏”。

早期從嬴姓衍生出來的“氏”共有上邊的十四個,被稱為“嬴姓十四氏”。

由此而知,可以以封地封國為自己取“氏”,如齊、楚、燕、韓、秦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以官職、爵位為“氏”,如司徒、司馬、上官、太史、王、侯等。

也可以以居住地和職業為“氏”,如西門、東郭、陶、卜、巫等。

“氏”還有不少其他的來源,總之“氏”是為瞭區分同姓的不同男性。

另一種說法來自於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三代以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意思是在漢代之前的夏商周時期,姓氏是分為“姓”和“氏”。稱呼男性要叫他的“氏”,“氏”是用來分辨男性地位的,稱呼女性則隻叫她的“姓”。秦末,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定程度上打破瞭人為的階級分層。到瞭漢代人們也就不太在意“氏”瞭,姓氏統一成瞭“姓”,主要作用還是避免近親結婚,即“同姓不婚”。

漢代時,姓和氏已經合二為一瞭,不再專門區分姓和氏,姓和氏都統一算做姓。

司馬遷很可能不瞭解這一點,導致瞭他在《史記》中寫先秦歷史的時候,把姓、氏、名、字混在瞭一起。司馬遷不光把姓、氏、名、字混在瞭一起用,甚至還把官職、爵位混在一起用。

還用秦始皇舉例子:司馬遷一會寫他是嬴政,一會寫他是趙政、一會又稱呼他是秦王,過一會又稱呼始皇。要是不熟悉這段歷史的話,幾個稱呼繞來繞去的,鐵定蒙圈瞭。

秦始皇嬴政,趙氏,按照先秦男子稱“氏”不稱“姓”的習慣,其實應該叫趙政。如果非要叫全名,則是嬴趙政。秦始皇的兩個孩子扶蘇和胡亥,應該叫做趙扶蘇,趙胡亥。叫全名是嬴趙扶蘇、嬴趙胡亥。這樣我們才能比較清楚地看到不同人之間的血緣關系,更容易的理解事件的原委。

我們在讀《國語》、《左傳》等先秦時期古籍的時候,有一個難點:經常會看到些奇奇怪怪的人名,讀起來非常別扭,搞不清楚人物之間的血緣關系。原因即是上邊說到的古代“男子稱氏”,男子隻稱“氏”,不稱“姓”,不專門查一下都弄不清那兩個傢夥原來是兄弟。

司馬遷對姓、氏、名、字沒有很好的區分,使得《史記》也像其他先秦古籍一樣,難以分清楚人物之間的血緣關系,最終導致所有關於先秦歷史的記載都晦澀難懂。

鄭樵在《通志·氏族略》裡還專門吐槽過司馬遷:奈何司馬子長(司馬遷字子長)、劉知幾(唐朝史學傢)謂周公為姬旦,文王為姬伯乎!三代之時無此語也,良由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雖子長、知幾二良史,猶昧於此。

意思是說:司馬遷和劉知幾兩個“沒文化”的,居然稱呼周公、周文王等人的“姓”,而不稱“氏”,秦以前沒有這麼個稱呼法。直到秦漢之後姓和氏統一瞭,才開始稱呼男性的姓。司馬遷和劉知幾作為古今知名的史學傢,也不懂這事啊!

三、名

《說文解字》: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名是父母或者自己取的。字型上看有“口”字和“夕”字組成。“夕”泛指晚上,晚上看不見人的樣子,用“口”說出自己的名字,讓別人認得自己。

姓和氏是傢族共有的,名字則是個人代號。

取名要怎麼取呢?

《左傳·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九月,魯桓公長子出生。魯桓公問申繻要怎麼給兒子起名字。

申繻回答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

取名有五種取法,分別是:信、義、象、假、類。

以出生時發生的某些事情為基礎來命名叫做“信”。第一篇中我們講到晉穆侯在攻伐條戎的時候,大兒子出生。晉穆侯希望大兒子以後能在征戰中成為自己的好幫手,於是起名“仇qiú”。這就是以大兒子出生時發生的事情為基礎取的名。

用一些代表美好寄望的字來命名叫做“類”。晉穆侯二兒子出生的時候,晉國正在攻打千畝,戰事進展順利。晉穆侯給二兒子取名“成師”,借用《周易·師卦》中的卦辭“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希望二兒子可以稱王。

以一些描述高尚品德的字來命名叫做“義”。以某種物品來命名叫“假”。以跟父親相似的地方來命名叫做“類”。

先秦時期取名的忌諱是不能用國名、官職名、大山河流的名字、隱性疾病名、牲畜名、禮器錢幣名。

原因是周朝人講究要避鬼神的諱,所謂“諱”,是避忌的意思。也就是說鬼神用瞭的名字啥的,人就不能用瞭。畢竟一個陰間的一個陽間的,弄混瞭多瘆人···

商周時期的祭祀文化認為人死之後就成瞭鬼或者神,某人死後,他用過的名就不能再用瞭。要是某個君主以國名為自己的名,那麼該君主死後,為瞭避諱,國傢要改國名。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古代早期有“名”的人,都是達官顯貴。普通人就算以國為名,死後也不可能為瞭避諱改國名。

多插一句,歷朝歷代避先君名諱起源於周朝人避鬼神諱。

四、字

《孟子·盡心下》:諱名不諱姓。

《春秋公羊傳·魯閔公元年》: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諱:隱瞞、避忌。

結合起來看就是先秦時期除瞭有“男子稱氏不稱姓”的習俗外,“名”也不能隨便叫的。

《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古代男子二十歲的時候舉行“冠禮”,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成年,同時要取“字”。“字”是成年之後才有的。

成年之後,隻有長輩和君主可以稱呼“名”,平輩的之間要稱“字”以表尊重。平輩之間如果稱“名”,則是不尊重的表現,一般是互相對罵或表示輕蔑才會稱“名”。

《三國演義》中,劉備稱呼別人幾乎都稱呼“字”以示尊敬。周瑜被“氣死”的時候說到:既生瑜,何生亮。用“名”不用“字”,表達瞭怨恨和不服。

“字”怎麼取?

班固等人編撰的《白虎通義》:“或傍其名而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

名與字之間相互關聯,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用字來解釋名或者字為名的補充說明。如周瑜,字公瑾,瑜、瑾均是美玉的意思。

二、字與名的意思相反。古人明白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道理,字與名相反,體現中庸之道。

如韓愈,字退之。“愈”字意思“更加”,如“愈來愈好”。字退之,與“愈”反義,相互中和瞭。

三、引經據典。其實第三種取“字”的方式類似於第一種,不同在於第三種“名”和“字”都引用瞭經典,並表達同一類意思。

如白居易,字樂天。“居易”取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天命。君子日常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等待時機的到來。時機來瞭,成就一番事業。時機不來,過好自己的生活。“樂天”取自《易傳·系辭》: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五、結尾

關於姓氏名字,今天就講到這裡瞭。中國古代文化中,有許多有意思的東西,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越簡便適用越好,就像“姓”和“氏”合並成瞭姓。

甚至可以說有些所謂“貴族”的繁文縟節,就該被丟到歷史的垃圾桶裡。大傢生而為人,憑什麼有的人就高人一等,對不?

瞭解這些古代文化,隻是說瞭解我們民族的歷史和發展,而不是像孔子那樣總想著恢復周禮。很多被淘汰的東西和周禮一樣,不適合新的時代瞭。

原本以為姓氏名字這篇大概兩千字左右能寫完,寫著寫著寫瞭三千多字,寫超量瞭。關於中國古代姓、氏、名、字的區別,就寫到這裡。主線第一篇裡還有些有趣點,另開一篇再寫。

EN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