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kreess

道與術的關系

看的書越多,我發現懂的就越多,但又發現知道的就越少。最早接觸道傢,是從香港讀研的時候,那時候壓力大,就去港大的圖書館找書讀。看到瞭臺灣學者傅佩榮寫的莊子解讀,感覺全身通透,

看的書越多,我發現懂的就越多,但又發現知道的就越少。

最早接觸道傢,是從香港讀研的時候,那時候壓力大,就去港大的圖書館找書讀。

看到瞭臺灣學者傅佩榮寫的莊子解讀,感覺全身通透,於是就開始慢慢接觸道傢。

在開始文章之前,我們要先定義什麼是道?什麼時術?

道,我理解的意思就是非常淺顯的道理,或者叫普世價值觀,包括長幼、君臣、朋友之間相處之道,也包括做事應該遵循的自然規律和法則。即反映出來有道德水準和自然規律兩種表現形式。

再玄乎一點的說,套用老子《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說,可以說出來的道理,都不是常用的道理。最大的道應該是不言而喻,比如,你看我的公眾號,大多講的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技巧和方法論,這既然能講出來,就不是一般的道。一般的道應該是講不出來的,或者說沒啥好講的,比如尊老愛幼啊,尊師重道啊,舍身取義啊,早已老生常談,爛熟於心,這些無需多言的恰恰是最樸素的道,也是最大的道。所謂大道至簡。

術,理解起來就方便多瞭,就是我們為瞭達到某個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技術,也就是方法論和人類總結出來的技巧。比如現在這篇文章講的就是術的層面,根本沒有到達道的層面。

01

道與術的關系

道與術的關系,用《遙遠的救世主》一書裡的總結可以說非常精辟——有道無術,尚可求術;有術無道,止於術。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道的水平很高,但是缺乏些手段、技巧,那麼可以再加磨煉,追求技術。但是如果一個人的道的水平,比如格局視野或者道德水平不夠的話,盡管有技巧,那他的成就最終也就止步於他的技巧。

用現實點的話來說,一個人的道反映出他的格局和價值觀,這是決定他成長的天花板。而術,比如專業能力、表達技巧、為人處世的能力是實現通往天花板的手段。道不行,那麼天花板太低,再有能力,也隻能跳的很矮。道行瞭,沒有彈跳技巧,也不行,上面的“尚可求術”並不代表每個人都能求得術。求術和求道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如何求術?可以借鑒一萬小時定律。一萬小時絕非堅持和死磕,而是刻意練習一萬小時,很多人包括我之前也都理解錯瞭,認為一萬小時隻是堅持就行,其實刻意練習才是關鍵,這個後面有機會再談。

記得看過一本書,好像是《遠見》吧,講的勸大傢在職場中要不斷積累可遷移的能力,其中講瞭包括溝通能力、演講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其中還有一條——善良的能力。這讓我記憶猶新。他的意思,善良也是你跳槽的資本,善良可以為你積累好的口碑和人緣等等,以後的道路上可以為你帶來好的運氣,這種善良其實也就是道的一種體現。也是受到這本書的啟發,我發覺自己還沒有完全做到善良,對自己的評價,應瞭谷歌那句slogan,隻做到瞭dont be evil而已。

02

道強調的是放棄,而不是追求

既然扯到瞭道,那麼就講一講道傢與儒傢的區別。深度不一定夠,以偏概全,就當消遣瞭。

愚以為,儒傢更多的是強調獲取,而道傢強調有選擇的放棄。這是道傢與儒傢的區別之一。

我之前在上大學之前,一直崇奉儒傢主義,論語總體是可以讓人保持上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種儒傢思想,可以讓學生帶來求知的動力,以達到優異的學科成績。隨著讀書的越來越多,就會發現“半部論語行天下”也算是某種程度的無知,回想起來也是蠻可笑的。

後來到瞭香港讀研,發現身邊都是天才,才開始閱讀道傢的書籍。回頭想想,儒傢思想更多的是教你如何得到某樣東西,比如你要勤學好問,你要敏於事而慎於言,這樣才能達到學而優則仕的結果。

而道傢,更多的不是強調獲取,而是強調放棄。一方面,拒絕不必要的噪音和雜念,比如一傢公司不能因為房地產賺錢,就把主業都丟瞭,跟風去做房地產,結果導致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都退化瞭。另一方面,道強調抵制誘惑,比如名、利、色。記得曾經哪位哲學傢說過,真正的勇士不是敢於追求什麼或者敢於實踐什麼,而是敢於拒絕什麼。拒絕需要勇氣,更需要格局和道的水平。

說到道傢的放棄,這裡要說明一下,可千萬別以為道傢真的是無所謂,躺平瞭。那是一種有風骨的無所謂,不慕榮利。處濁世而自清,履難苦而自樂。有為卻不功利,無為卻治天下。氣之盈者,堂堂正正,讓人應當羨慕才對。

03

四個象限

根據上面講的那麼多,基於道與術的關系,我鬥膽地將人分分類,世上大致可分為四種人。

第一種,有道有術的人,這種人太少瞭,我認識一位老師,他姓盛,為瞭隱私,就不透露他的姓名。我個人對他學術、官場和為人的水平,都五體投地,非常敬仰,春風化雨,高山仰止,頂禮膜拜。古有聖人孔子,清末有曾國藩,現代能遇到他我也算讀書以外的開眼界瞭。

第二種,有術無道的人,典型的代表是當代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比如王朔、劉震雲、馮小剛都算一個。這種人容易大起大落,為啥大起,因為有才。為啥又大落呢?因為無道。

總體來說,上面兩類人都屬於能力優秀的人群。客觀上講,社會上還是比較稀缺的,這也說明專業水平高本就是少數人。

第三類,有道無術的人。就像馬雲之前問過,一個五百強公司的創始人和把四個兒子培養成才的農民父親哪一個更偉大?答案很難比較。我想後者可以模糊地定義為有道無術的人,可能不太準確,但這種人比較少。因為“倉廩實才知禮節”,甘於平凡本不容易,何況他又要具備高尚的品德。這種人,即使沒有大的本事,也就是用世俗的那把尺子衡量,沒當成大官或者掙到大錢,但這種人如果你身邊有的話,他一般很有影響力,因為他可以震撼幾代人的靈魂。

最多的當屬第四類人,無道無術的人。道德和技能都屬於平庸級別,二八理論其中的80%大多都來自這個組別。想想看,大多數人都是貪圖便宜的小市民,不然雙十一,618你搶的是啥,歸根到底,就是撿小便宜。同時,也是平庸無才的等閑之輩,沒那麼突出,但也能8小時地上班。不能像馬斯克改變世界,但也能做一個優秀的螺絲釘。講真,一個國傢和社會人力資本的改善主要是要聚焦提高這群人的認知水平,當然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看書可以提高認知水平,你讓一個人每天都去捧本書看看試試?往往難的事情,一般是有價值的事情。

雙擊點個贊,讓我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守住道的底線,提高術的水平,在人生的旅途中盡情綻放自己的光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